QY球友会体育新闻中心

中球友会app,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025-01-03 14:35:1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博雷顿135吨矿卡发布以来,吸引了很多客户关注。它的最明显特征就是,既能加油,也能充电。增程式矿卡并不罕见,但博雷顿的设计理念却有些不同。博雷顿BRT135EZ配备了724kWh大能量电池组,并支持4枪1000A超快充技术。有人会有疑问,既然已经有了增程器,可以源源不断发电,为何还需要配备这么大的电池组?更大的电池组意味着更高的成本,这么做值吗?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博雷顿的开发理念,今天我们聊一聊BRT135EZ背后的故事。成本逻辑:电优于油商用车辆的运行特点决定了其对运营成本的高度敏感性。在这一点上,电动车辆的优势已经被另一个市场证明。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纯电动网约车的市场占比高达84.9%,而增程式网约车仅占0.1%。电力的成本优势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使用成本,广大司机用脚投票,在注重运营成本的商用场景下,绝大多数选择了充电,而不是用油发电。这种商用车辆的逻辑在矿山运输场景中同样适用,依靠电网充电一定比用柴油发电更有价格优势,因此在注重成本的矿山场景,电动车辆降本效果会更明显,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电动车辆都是取代柴油车辆的理想选择。连续运营个别特殊工况,由于运距或排班需要等原因,对于连续运营的要求会更久一些,因此博雷顿在724kWh超大电量电动车型方案基础上,开发了增程式车型BRT135EZ。BRT135EZ拥有724kWh长寿命电池,并支持1000A电流快充技术,配合800kW充电桩可以在1h内完成补电,快速投入运营。此外,BRT135EZ还搭载了一台150kW柴油增程器,每小时可以发电150kWh电量,其500L油箱携带柴油可满足约2000kWh电发电需求,按照重载上坡工况平均电耗15kWh/km计算,满油满电状态可以供车辆行驶约180km,满足大多数用户昼夜两班连续运营需求。充电为主,增程为辅虽然车辆可以实现通过加油的方式补能,但实际统计数据来看,客户用油发电的机会很少,几乎都是以充电为主,午休、换班时间都会充分利用,享受低价电力降低生产成本。此前我们报道过一台车2024年9月份的统计数据,车辆总耗电28624kWh,其中只有2344kWh来自增程器,占比不到10%。如今,我们又统计了这辆车在2024年11月前两周的统计数据,总电耗23198kWh,其中增程器发电1868kWh,占比8.1%。这说明,客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通过充电桩充电,仅有少数时间通过柴油增程器发电。省钱才是硬道理客户的选择自有道理,1L柴油能发约4kWh电量,按照7元/L计,加之增程器工作产生的保养成本,每度电的成本接近2元。而如果使用通过电网取电的充电桩,大多数场景每度电的成本都可以控制在1元左右,有些地区谷电时段则不到0.5元,综合成本比柴油发电低很多。矿山作业环境下的设备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行,柴油发电的能源成本的差异会被显著放大。博雷顿在开发车型前期经过了详细的调研和计算,产品投放市场后的客户实际生产积累的数据恰恰印证了博雷顿设计理念是合理的,能够让客户在充分享受充电带来的降本优势同时,又可以在部分特殊工况下连续运营,在生产效率和降本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博雷顿没有采用小电池+增程器的方案,因为这种方案电池储电能力有限,运营所需能量来源主要依靠柴油增程器发电,虽然相对于传统柴油车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但本质上还是以柴油为主,成本更高,无法充分享受电动化带来的降本优势。总体来说,对于矿卡而言,纯电是优先选择,如果确实运距、坡度等情况特殊,对于续航有额外要求,那么大电池+小增程器将是一种既能保证效率又能满足降本需求的次选。增程器可以配,但不要成为能量来源主力。多用电网电力或者风光清洁电力,少用柴油发电,既降本又环保,何乐而不为呢?

  战鼓催奋进,攻坚正当时。四季度是公司定全年、保全局的收官阶段,是明年起好步、开好头,攀新高的关键节点。山重建机全体员工秉持“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成”的信念,全力冲刺四季度。协同作战,稳固扩大市场份额。四季度,挖掘机销售火爆,订单不断。面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研发工程师们与销售人员并肩作战,在聊城地区6台50T挖掘机订单招标过程中,凭借专业素养赢得了客户信任,为销售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不仅如此,研发人员不断挑战技术极限,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成功推出了SE2000LCW挖掘机和SE1000EV纯电矿用挖掘机,为拓展矿山市场、提升矿用挖掘机销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公司赢得宝贵的市场份额。勇担重任,冲刺生产任务高峰。为保证产品交付,一线员工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实字打头、干字当先。金结车间未雨绸缪,安排轮岗、开设夜班,满足装配需求;装配车间优化产线、规范流程,解决现场生产瓶颈;物流科高效调度,各环节丝丝入扣,货物接收、分拣、存储、配送一气呵成,保障生产高效运行。同时还积极开展生产效率提升、材料利用率提升等一系列现场改善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起一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精准施策,赢得市场广泛青睐。面对四季度销售任务,营销人员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精准掌握客户心理,向客户推荐矿山一体化施工解决方案、以租代售模式、驻矿服务等创新政策,为公司赢得大量订单。新疆销售大区销售人员紧扣国家政策,利用当地矿产资源优势开展业务,SE680、SE950、SE980、SE1250、SE1500等矿挖产品已实现销售或进入整机验证阶段。与此同时,售后服务人员秉持“一路厚道”的服务理念,在提升服务时效、增强客户满意度、强化服务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拓展驻矿直服、细化配件前置、完善技能培训等措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筑牢公司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奋战四季度最后的攻坚阶段,山重建机全体员工点燃永不懈怠的奋斗之情,唤醒永立潮头的进取之心,激发永争第一的攀高之志,为2024年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为2025年蓬勃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随着哈尔滨的爆火,东北地区再次“出圈”。作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在黑龙江宝清露天煤矿内,矿区通过绿色运营成功让黑土地上绽放出了绿色之花,其中的秘诀之一就是采用了宇通新能源矿卡。面对东北地区严寒的气候,宇通矿卡YTK136E用实际行动战胜了低温挑战,给矿区运营带来的不仅是简单的降本增效,还有可持续的、绿色的发展前景。朝阳露天煤矿目前已探明褐煤储量8亿多吨,规划开采面积76.8平方公里。按照设计产能每年开采1100万吨计算,可以开采80年,这是一场漫长的开采过程。在国家双碳政策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选择绿色、高效、可靠的运输设备至关重要。经多方比较,黑龙江国能宝清朝阳露天煤矿在2024年先后两次采购宇通矿卡。今年8月份,一批宇通百吨级宇通矿卡YTK136E交付,并在黑龙江国能宝清朝阳露天煤矿正式投运。宇通矿卡YTK136E采用新能源睿控技术,车辆在煤炭重载上坡工况下可实现行驶不换挡独立双充技术行业领先的四枪液冷快充技术,使得补电更快速、更便捷,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黑龙江宝清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C,面对这样的极端环境,宇通矿卡YTK136E的三电系统依然能正常运转,车辆保持高出勤率。同时,车辆的定制化控制策略可以优化动力和能耗,使车辆处于最佳运营状态,综合工况运营成本节省70%以上,车辆出勤率超过95%,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在矿区内,宇通矿卡YTK136E一天可以跑40趟左右,除了中午吃饭的空闲时间补一会电,全天基本不用再补电,效率非常高。”矿区运营负责人对宇通矿卡YTK136E赞不绝口。宇通矿卡YTK136E还同时兼具舒适性与安全性,驾驶室设计舒适,自动挡变速箱可以减少频繁换挡,减震弹簧座椅以及丰富的功能配置可以很好地提高驾驶舒适性,同时车辆的制动系统安全系数也很高。“宇通纯电矿卡开起来动力非常强劲,我们司机坐在上面也很舒适,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车辆也很稳定,没有什么故障,我们司机非常喜欢开这种车。”矿区的司机说道。在东北地区,宇通矿卡YTK136E正用车轮丈量着矿区发展,见证东北矿区的波澜壮阔。宇通新能源矿卡通过科技引领发展,不断打造高效、安全、可靠的矿用设备,凭借优秀的新能源“三电”技术和造车技术,成为众多优质矿山企业选择的新能源矿卡。山河万里谱新篇,乘风而起谋发展。在未来,宇通矿卡将始终坚持用过硬技术化解诸多挑战。以科技赋能,持续深耕东北地区,为东北地区矿区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共建绿色矿山,共享绿色未来。

  12月22号,越南首批5台三一混动宽体车完美交付成功机械设备公司,标志着三一混动宽体车在越南市场赢得客户高度认可,迈出关键一步。成功机械设备公司是越南最大的矿山承包商之一,在行业经营长达18年,业务范围覆盖越南和老挝,拥有超过200台的矿车,在深入了解三一设备之后,便对三一设备非常有信心,即使价格更高,也坚定地选择了三一设备。此次批量交付的SKT130S是三一多年专注于研发混动产品的优秀成果,动力系统采用的是混联技术,配置大功率发动机加双电机,维保成本低,动力强劲运载效率高,且可以在下坡制动的过程中回收能量,节油率达到20%左右。底盘为整体式车架加全油气悬架,技术成熟,性能稳定且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大型煤矿、石矿、金属矿等矿山场景。随着象征“合作共赢”的金钥匙交到客户手中,这批矿车正式交付,即将投入到越南矿山使用。未来,它们将用卓越的品质和出彩的表现赢得更多客户认可,为客户节约经营成本,创造更大价值,树立起行业混动矿车新典范,吸引更多客户相信三一、选择三一!

  12月24日至25日,山河智能董事长付向东相继带队拜访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煤地质集团”)、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钻采分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省煤层气钻采分公司”),工研院总经理林宏武等陪同。在陕煤地质集团,陕煤地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冬红对付向东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陕煤地质集团主要从事煤炭资源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矿业及新能源开发、生态治理与开发等多个领域,累计探明的煤炭资源量高达1780多亿吨,占全国查明资源量的12%,在地质勘查、应急救援板块,特别是石油钻采、水源井、地热井、岩芯钻机设备等方面,成果显著。他希望与山河智能建立更紧密、更长久的合作关系,双方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与经验,实现互利互惠,共同推动高质量、多元化的发展。付向东也借此机会,详细介绍了山河智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历程,从最初的创业艰辛,到如今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山河智能始终坚守技术创新与品质卓越的核心理念。他相信,凭借双方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定能在未来的合作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在陕西省煤层气钻采分公司,双方主要围绕陕西省煤层气钻采分公司对第一台SWPDT125深井套管车载钻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钻机的性能、效果等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同时,双方还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达成了一致意见。为了进一步深化合作,双方决定在2025年联合开发斜直井钻机项目上展开深度合作,共同致力于煤层气勘探与开发事业的进步,为推动能源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此次拜访不仅加深了山河智能与陕煤地质集团及陕西省煤层气钻采分公司之间的友谊,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陕煤地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冬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韩志雄,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主任陈勇刚,技术管理部主任何进军,设备管理部主任樊占龙,设备管理部工程师王振宁以及陕西省煤层气钻采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公司经理程建文,党委书记、副经理张文宁,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珩博,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刘己盛,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徐智颢,以及规划发展部副部长邓高鹏等出席交流活动。

  在筛分技术的浩瀚海洋中,选择一款效率高、精度高、省心的筛分设备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但问题来了,同样是筛分产品,摇摆筛和旋振筛,究竟该如何选呢?今天,伟德筛分科技与大家共同探讨~摇摆筛的优势1、筛分效果:摇摆运动可以帮助物料在筛面上更均匀地分布,减少堵网现象,提高筛分效率和筛分质量。2、筛分精度:摇摆筛和旋振筛在筛分精度方面都很高,但摇摆筛的筛网设计可能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料特性和筛分需求进行定制。这使得摇摆筛在筛分精度方面可能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3、对原材料的影响:旋振筛是利用振动远离来筛分物料,摇摆筛是轻微的椭圆摇摆运动,对原材料影响不大,不会影响物料,进一步提升了物料的产出率。4、筛分范围:摇摆筛适用于更广泛的物料类型和筛分要求。无论是粉末还是颗粒,摇摆筛都能展现出出色的筛分效果。5、维护和保养:摇摆筛的结构设计可能更加简单,易于维护和保养。摇摆筛的筛网使用寿命长,可以降低设备维护成本。6、适应性:摇摆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灵活调整筛分参数,实现个性化筛分。这使得摇摆筛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和特殊的筛分要求,满足不同行业和客户的需求。实际应用案例:1、化工行业: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摇摆筛被广泛应用于筛选各种化工原料、催化剂、添加剂等。其强大的筛分能力确保了原料的纯净度和粒度均匀性,为生产高质量的化工产品提供了有力保障。2、食品行业:在食品加工中,摇摆筛用于筛选各种粉末和颗粒状食品,如面粉、糖、盐、味精、淀粉等。其筛分精度高,能够保证食品的纯净度和口感。3、石英砂行业:主要用于精细化粉末的细粉筛分和分级,精度较高,产能大。这些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伟德筛分科技的摇摆筛在多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显著优势。如果您正在寻找一款效率高、精度高的筛分设备,那么伟德筛分科技的摇摆筛将是您的不二之选。

  立足新发展阶段,湖北省自然资源集团紧握时代脉搏,主动将科技创新刻入企业基因,以“科技属性、产业属性、资本属性”为引擎,不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一流企业创建上出实招、求实效。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改革重组以来,湖北省自然资源集团全力实施研发投入攻坚战,不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仅2024年省自然资源集团就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21亿元,着力推动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字矿山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多进展。“围绕矿产资源、科技创新、产业实体三大方向,积极引进外部投资人和社会资本,以小投入撬动大投资”,投资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联合联投资本,设立10亿元聚矿兴产母基金,正在积极探索探、采、产全产业链共通合作以及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的路径,加快聚链成群、点石成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对接“大院大所、高校大企”,联合省地质局、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中南大学等省内外科研力量球友会app,,探索“资源+”多元产业发展路径,构建成果转化联动机制,成功攻克了湿法提钒技术难题,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聚力向新,起而行之。湖北省自然资源集团,创新如同一颗巨变的“种子”,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生长”。联合湖北省地质局、科研院所、知名院校等谋划设立湖北省矿产资源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中心;整合全省研发技术力量,打造“政产学研用”产业合作联盟、院士工作站一份份创新驱动计划牵引出一条条上扬的发展曲线。目前,已培育国家科改示范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取得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164项,科技转化成果“可圈可点”。未来,湖北省自然资源集团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以大攻坚、大改革、大创新实现大发展,奋力谱写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辉煌篇章。

  近年来,广晟控股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立足矿产资源主业,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经营理念出海、专业技术出海、发展理念出海,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推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技术与全球资源相融合,推动境外全资子公司泛澳公司深入践行集团FAITH经营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中国矿业企业在全球的负责任和绿色发展形象,以高标准的安全环保管理和文化融合,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在老挝,泛澳公司每年对老挝GDP的贡献率超过2%,为当地创造了4000多个就业机会,并通过技能培训、教育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成为当地ESG标杆企业;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泛澳公司加强与非营利性组织合作,资助当地机构开展医疗救助,参与当地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国际机构改善当地卫生条件,提升社区民生福祉。下一步,广晟控股集团将深度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深入践行FAITH经营理念,不断拓展国际矿业开发布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提升中国企业、中国品牌的全球形象,展现中国国企的责任与担当。

  近期,在备受瞩目的2024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设立的“2024矿山设备年度产品奖”评选,以及CMIIC2024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品牌盛会举办的“2024年度工程机械明星产品”角逐之中,同力重工DTH145矿用车凭借卓越超凡的实力,连续将“矿山设备年度产品奖”“新能源设备明星”这两项极具含金量的荣誉奖项收入囊中。创新研发“大”有所为同力重工DTH145矿用车,额定承载91吨,是基于宽体车技术与刚性矿用车技术的融合,并创新应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成果。在研发进程中,采用设计、仿真、试验、矿区测试等一系列严谨科学的正向技术开发手段,成功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刚性车架技术的应用,为整车筑牢了坚实根基;液压举升系统的全面升级,进一步优化了产品运行效能。整车性能稳定可靠,保证使用寿命达成8年以上,全方位满足了矿山开采作业对于高效率、高安全性以及低成本运营的迫切需求,做到创新驱动发展,在行业内树立起全新标杆产品。技术引领“绿智”同行DT145产品平台更是展现出同力重工的创新力与前瞻性,凭借模块化设计技术,可搭载充电版纯电动力、换电版纯电动力以及混合动力等多元动力模式,衍生出多个产品系列,精准匹配不同客户、不同工况的需求。与此同时,基于深度聚焦实际应用场景,配置线控底盘模块,能够实现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不同选择,为用户提供绿色、智能的全面解决方案。硬核实力应用典范自2023年1月DT145系列产品推向市场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便迅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产品凭借技术领先性、运输高效性和经济适用性等显著优势,可满足绿色矿山、智能化矿山建设的高标准需求。在新疆大型露天煤矿,同力重工携手易控智驾通力合作打造额定承载91吨的混动型无人驾驶产品,已形成国内最大的无人驾驶矿卡产品应用集群。平均单车使用时间3000h,稳定保持高出勤率,无人运输效率可达有人运输效率的90%。产品稳定可靠性能得到有效体现,彰显了无人驾驶技术在矿卡应用领域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前景,为矿山运输智能化变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例。在露天矿山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之下,同力重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定不移地在技术研发上发力,以行业领军者的姿态加大战略布局,持续向行业推出一系列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及解决方案。未来,同力重工将继续携手用户共同推动行业向着更加绿色、智能、高效的未来奋勇前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篇章。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起重葫芦分会(简称:分会)四届三次会员大会于12月4日至6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召开,103家会员单位共计150名代表参加会议。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景晓波,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分会理事长王继生,协会副秘书长肖立群,分会秘书长张敏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分会副理事长、浙江冠林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华主持。会上,景晓波为大会致辞,王继生作了《关于中国重型机械行业的发展形势》的报告,肖立群作了《国外起重葫芦市场分析与转型升级》的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了王继生所做的《四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和张敏所做的《四届二次理事会财务报告》等相关议案,会上分别为电动葫芦、手动葫芦两个工作组的组长和副组长进行授牌。

  当前,智能矿山建设已经成为世界矿业发展的重要趋势。11月29日,在2024中国绿色矿山建设高峰论坛上,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原司长、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常务副会长鞠建华认为,科技进步的浪潮正引领智能矿山与绿色矿山迈向深度融合的新阶段,这已成为矿业发展的必然路径。智能矿山建设是矿山企业实现安全、绿色、高效、低碳发展的核心动力。展望未来,随着智能化、绿色化技术的广泛采纳与应用,矿山行业的生产效率将迎来显著提升,而运营成本则有望逐步缩减。“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矿业领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将极大促进生态效益的提升,为矿业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更高水平、更为持久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鞠建华表示。我国矿业必然要由“粗放浪费”向“集约高效”转变矿山智能化已经成为新时代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正日益成为推动矿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1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全力推进5G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多方位赋能。在5G+智能矿山方面,加快5G远程掘进、远程综采、无人矿卡等场景规模推广,推动5G与矿山行业系统融合,构建一体化数智矿山方案,建设一批5G矿山。国际上,智能采矿被广泛认为是矿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采矿过程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因此智能矿山是矿山技术变革、生产方式创新的必然趋势。中国矿业大学发布的《2024智能矿山与无人驾驶行业蓝皮书》显示,中国智能矿山蕴含万亿级市场空间,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能煤矿市场空间将达到14105亿元,非煤矿山的智能化市场规模预计将达9107亿元,两者合计的市场空间将超过2.3万亿元,中国矿山行业智能化市场前景广阔。东方测控副总工程师吕涛表示,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我国矿业必然要由“粗放浪费”向“集约高效”转变,这种转变需要依靠现代技术做支撑。我国智慧矿山建设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理论研究、软硬件产品研发以及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仍处在培育和示范阶段。2024年4月30日,国家矿山安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蓬勃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等问题,与真正实现全面智能矿采还有一定的距离。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山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委员副主任胡乃联认为,由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不同矿山之间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差距大,智能化建设难度较大,建设积极性虽然很高,实际效果却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推动矿山开采作业少人化、无人化我国矿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鞠建华认为,随着矿山建设和采矿活动的“高效、安全、环保”,我国不少矿山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已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矿山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大数据、自动控制、物联网和5G等技术应用的普及,让部分矿山智能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智能矿山基于数字矿山,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储备和大数据等技术,矿山生产的实时监测、故障分析、全面感知和协调发展等全方位、多维度的智能化管理,为无人矿山建设奠定基础,推动矿山资源、采矿全阶段计划、生产、管理和决策等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根据《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智能化工作面常态化运行率不低于80%,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打造一批单班作业人员不超50人的智能化矿山。到2030年,建立完备的矿山智能化技术、装备、管理体系,实现矿山数据深度融合、共享应用,推动矿山开采作业少人化、无人化,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伟认为,智慧矿山的终局是实现矿山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远程化、无人化的进程是成套装备在元宇宙技术框架下的系统融合。《2024智能矿山与无人驾驶行业蓝皮书》预测,无人驾驶方案将推广至完全开放的道路网络,实现从矿区到火车站、港口、货场等物流中转点,以及发电厂、建材厂、冶炼厂等下游客户的全链条运输,彻底打通矿物运输的全链条,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无缝连接,为矿主提供全周期的无人驾驶服务。周伟表示,当前,矿山面临的多系统复杂性问题尤为突出,“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目前,矿山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矿山采区、排土区等关键区域时空变化进行精确的数字化映射,构建起一个全面的“数字空间底座”平台。在数字矿山总体框架下,“数字空间底座”将提供基础平台,对接采矿数字一体化设计、生产运营管理系统、综合管控交互平台、物联网监测管理、智慧矿山运维管理,自动驾驶与智能装备。智能矿山领域已经走出了一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新路径展望全球关键矿产的时代已然来临,行业竞争格局随之改变。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副会长兼矿业专业委员会会长陈必彬分析,关键矿产需求崛起将定义矿业的未来,矿业企业需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矿业发展之路的基本要义,需要加强与资源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坚持矿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有力、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和实体经济稳定增长,做好智能矿业、绿色开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业安全、矿业数字化五篇大文章。2024年4月15日,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快融合5G、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推动矿山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资源开发利用与生产管理效率。智能矿山建设是我国矿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前沿方向,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崛起,为矿业行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矿业行业必须紧跟这些技术发展的步伐,实现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目前,我国智能矿山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从技术供应到企业需求认知的转变,再到实践落地,智能矿山领域已经走出了一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新路径。未来,矿山将以“集控化、少人化、无人化”为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智能矿山建设,完善基础自动化设备设施,为数字化、智能化提供坚实的基础。比如,酒钢主动着眼难点、聚焦高点,汇众智、提效力、增活力、强内力,智能化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水土不服”到“落户扎根”,矿山逐步迈进高效智能发展阶段。据介绍,2024年以来,酒钢立足“5G+智慧矿山”建设实际,调整生产组织模式,强化设备保障,优化作业环境,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夜间采矿无人化作业,打造高度集成、高度共享、高度成熟的无人智慧矿山的“底气”十足。在探索现代科技对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基因再造道路上,兖矿能源转龙湾煤矿千万吨级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建设团队发挥大数据的天然优势,以智能技术驱动数据洞察,以数据洞察驱动矿井安全高效生产,致力于让智能化走进百米井下,以信息技术改变一线采煤工人的工作方式,助推矿井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经过不懈地努力和辛勤付出,实现了矿井智能化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量变”和“质变”。(作者:孟凡君)

  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同时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近日,从山西省国资委获悉,今年前10个月山西省煤层气总产量达到113.8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已超过去年全年产量,约占全国同期煤层气产量的80.9%。小雪过后,天气渐冷。随着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了供暖季,为做好能源保供迎峰度冬,山西正加大煤层气增产增供力度。在晋南沁水盆地,一台台抽气机在山峦间隐约可见,它们将地下煤层里的煤层气抽出后通过管道送到千家万户。作为山西省天然气保供主体企业,华新燃气集团承担了全省约70%的天然气供应任务。进入采暖季前,该公司提前谋划部署,一方面持续加大自有资源区块煤成气增储上产力度,另一方面积极落实省内煤层气、过境天然气及周边省份气源等外部资源,形成多气源保障格局,进一步提高天然气资源保障能力。据统计,山西省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预测资源量约8.3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近三分之一;2023年山西省煤层气总产量达到112.7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80.8%。

  11月10日,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简称:协会)在京组织12位行业专家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2024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成果认定评审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景晓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继生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会议由协会副秘书长肖立群主持。

  近日,随着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后方堆场3库配矿业务顺利完成,青岛港本年度配矿作业量突破400万吨,配矿作业量实现91天100万吨增量,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青岛港依托“大码头、大堆场、高效率、优服务”等竞争优势,围绕铁矿石市场供需变化,积极探索业务创新路径,秉持“把矿粉当面粉”理念,结合董家口港区“选矿+球团”项目等临港产业集聚,保税、混矿、期货交割、破碎、筛分、配矿等增值服务齐全的实际,扎实推进“一企一册”“一船一册”“一船一案”工作,打造了“矿山+港口+钢厂”的一体化产业链,成为全国沿海港口中最重要的铁矿石增值加工、混配分销和储运中心,为腹地钢厂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进一步提升港口核心竞争优势。未来,青岛港将持续发挥服务优势,优化港口功能,全力打造矿石品类最齐全、贸易氛围最活跃、配套功能最完善、陆海辐射最深远的“矿石超市”。

  11月7日,中国矿产铁矿石大数据平台在第二届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生态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作为首个覆盖铁矿石从勘探到冶炼全产业链供应链的大数据平台,中国矿产铁矿石大数据平台综合运用隐私计算、工业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携手铁矿石探产供储销全产业链合作伙伴构筑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数据共治共享平台,为用户提供精准化、多样化数据产品服务,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的创新驱动作用,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矿产铁矿石大数据平台的上线,是中国矿产“矿物元域”数智化战略的起步。中国矿产铁矿石大数据平台建立了资源分布、生产运输、各类库存、市场行情等数千个数据指标,密切跟踪大宗商品期现货交易所、铁矿石专用泊位、钢铁生产基地、运输船舶动态数据信息,每天为全球铁矿石大宗商品行业客户提供全链条多角度资讯和数据分析。当数智化浪潮遇到传统的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以引领矿产资源产业数智化为己任,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分布式复杂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让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互映射。据介绍,中国矿产铁矿石大数据平台由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大数据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通过中国矿产铁矿石大数据平台的持续优化和升级,瞄准“矿物元域”目标,突破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边界,最终实现矿产生态的万物数通,虚实相照,变革产业生态系统,打造矿产资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目前,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已与数十个钢铁、矿山、港口、贸易、金融等企业和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铁矿石产业数据生态圈。(中国工业报记者孟凡君)

  11月7日,第二届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生态开发者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共同发布了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生态开发者倡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董事长姚林认为,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供应链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生态圈主体应积极对话、精诚合作、砥砺前行,正视机遇挑战、共促开放合作新发展,秉持长期主义、共建包容和谐新业态,顺应时代潮流、共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为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挺膺担当。“特别是在钢铁材料面临其他材料替代压力明显加大的今天,钢铁+铁矿产业链生态圈的合作更加重要,没有钢铁的需要,铁矿石与废石头的价值将没有区别。因此,变革打造供应链可持续生态是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积极应对的课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强调。姜维表示,第二届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生态开发者大会“以开放促改革,新动能,新未来”为主题,就是期待以大会为平台,搭建矿产资源供应链各行业企业以开放的视野,革新的行动,探讨加深合作,实现共赢未来的平台。其中,如何破解当前矿产资源供应链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纵向合作治理机制、利润向前端高度集中、供应链调节能力不足、绿色低碳发展任重道远、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不均衡、地缘政治和金融政策影响加剧等问题和挑战,必将是广泛关注和值得讨论的议题。我国钢铁产业链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全球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禀赋差异较大、供给和消费衔接不紧密,加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日益突出,注定矿产资源供应链生态更加多元、更趋复杂。姜维介绍,从铁矿资源供应链来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钢铁快速发展支撑了下业对钢铁在量和质上的不断需求,也带动了世界铁矿企业事业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2024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减量优化、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黄汉权分析,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亮点,但也要看到二季度以来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9月下旬以来,国家迅速有力出台了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社会预期和信心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值得期待。姜维表示,前三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均价同比下降0.8%,钢材价格指数均值同比下降7.67%,钢价降幅明显大于矿价降幅,主要原料成本高企导致钢铁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上半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1.1%,远远低于上游主要资源企业25%-40%销售利润率,产业链利益分配严重失衡。姜维认为,钢铁行业经济效益的持续下降,势必影响企业产品研发、节能环保、绿色低碳、职工待遇的投入,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这迫切需要产业链合作伙伴的高度关注。同时应当认识到,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在进程中,人均钢铁积蓄量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可以预见我国钢铁需求在较长一段时间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一个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钢铁”同样有利于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构建更具活力、韧性和可持续性的矿产资源供应链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总经理郭斌聚焦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生态建设,从消费需求、生产供给、市场、流通以及新质生产力赋能供应链发展等方面,回顾和扫描过去一年矿产资源供应链各环节的新动向、新态势,解析地缘政治冲突、行业下行压力等因素为供应链带来的挑战,指出了行业在市场秩序、定价机制、供应链数智化、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围绕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生态建设和开发要扮演的四种角色,提出思考与建议: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要和衷共济、合作创新,努力成为供应链数字化浪潮的引领者,助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自觉成为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维护者,以良性竞争激发供应链内生动力;争先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践行者,为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厚植底色;积极成为供应链和谐生态的建设者,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创矿产资源供应链生态可持续未来。根据《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生态开发者倡议》:供应链各方秉持“和合共生、责任共担、创新共赢、开放共享”理念,共同挺膺担当,构建更具活力、韧性和可持续性的矿产资源供应链。一是坚持和合共生。奉行相互尊重、积极对话、兼顾供应链各方利益和关切的合作理念,积极拓展合作空间,推动市场、资源、资本、技术优势互补,实现共生共荣,构建相互成就、和谐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二是坚持责任共担。践行长期主义,通力协作、担当尽责,着眼矿产资源供应链全局和可持续发展,深化ESG行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更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三是坚持创新共赢。强化创新引领,推动矿产资源供应链领域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共赢发展新动能。四是坚持开放共享。奉行多边主义,求同存异、共建共享,以开放的胸襟、务实的态度、协同的行动推进全球矿业治理、数据和信息共享,共建更加公正、合理、透明的市场机制,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享发展新机遇。不断探索加强供应链价值链利益链的深度融合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作为供应链可持续生态的倡导者、践行者,坚持以“聚源共享、惠利天下”为宗旨,以推进平台化、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为引擎,主动与生态圈企业加强合作,持续提升矿产资源综合服务能力,在推动构建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和谐生态,引导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推广绿色冶金炉料和智库服务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姚林表示,首届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生态开发者大会召开后,与会各方就推动构建矿产资源供应链可持续生态达成诸多共识,生态圈企业在建立进口铁矿石代理采购模式,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韧性的市场体系,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务实合作,为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共赢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22年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以来,坚持“开放协同、互利共赢”原则,致力于为钢铁等行业提供安全稳定、可持续的原料供应服务和个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与国内外矿产资源供应商、用户企业以及港口航运、贸易、金融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协作关系,并在矿产资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科技应用等领域逐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生态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作为链接矿产资源供应链各相关方的市场化主体,秉持“瞰思寰宇洞见资源和谐生态”经营理念,立足“资源服务主力军、产业进化新平台、和谐生态贡献者”战略定位,加强与钢铁企业深度合作,不断探索加强供应链价值链利益链的深度融合,促进供应链各要素各环节的价值开发,着力推动共同构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赢、可持续的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目前,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已与数十个钢铁、矿山、港口、贸易、金融等企业和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铁矿石产业数据生态圈。(中国工业报记者孟凡君)

  地处太行山南麓、焦作煤田东部的赵固一矿,是河南能源焦煤集团在新乡地区建设的第一对大型现代化矿井,也是焦煤集团产能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矿井之一。多年来,赵固一矿饱受水害、巨厚冲积层、薄基岩等特殊地质条件影响,严重制约着矿井安全高效生产。9月13日,在2024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现场会举办期间,记者从河南省郑州市向北驱车2小时,来到了位于新乡市辉县的赵固一矿。河南能源焦煤集团赵固一矿矿长王文卫向中国工业报记者介绍,聚焦水害、薄基岩、矿压等灾害治理难题,通过底板水害有效治理、薄基岩开采技术攻关、支护工艺技术革新等举措,赵固一矿创造了顶层工作面日产原煤1.85万吨、底分层工作面日产1.6万吨焦煤的纪录,实现了矿井“一井两面”向“一井一面、顶分层单面单班达产、底分层单面达产”的安全高效生产新模式的转变。近年来,伴随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行业资源接续日趋紧张,多重灾害耦合叠加,地质构造异常复杂。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复杂难采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孙守仁表示,我国复杂难采煤矿数量多、规模大、覆盖面广。“近年来,党和国家鲜明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专家表示,我国复杂难采煤层开采的灾害超前治理持续加强,一批代表企业灾害防治能力显著提升,新技术新工艺落地生根。伴随煤炭开采不断走深,多个煤矿转变思路,开始从地面治理井下灾害。复杂难采:现代煤矿开采的“必答题”我国煤炭资源禀赋复杂,开采条件千差万别,各种地质构造和自然灾害一应俱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极不充分。煤炭资源分布差异大,极薄煤层与特厚煤层、近水平与急倾斜煤层广泛分布,复杂地质条件煤层占70%。安徽理工大学国家地方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薛生介绍,晋陕蒙宁甘区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相对简单,生态环境脆弱;华东区煤质优良、煤层较稳定,已转入深部开采;东北区开采地质条件复杂,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威胁严重;华南区煤层不稳定、构造复杂,突出矿井占全国79.7%,热害问题突出;新青区生态环境脆弱,保水采煤问题突出,冻土区域煤炭开采难度大。淮南矿区是我国开采深度最深、灾变多元、条件最为复杂的矿区之一,具有高瓦斯、高地压、高地温、高承压水、埋深大“四高一大”特点。目前,矿井水、火、瓦斯、顶板等地质灾害耦合叠加,一方面,矿井相继转入深部开采后,瓦斯赋存条件更加复杂,瓦斯压力更大,要想掌握深部开采瓦斯治理的方法更非易事。另一方面,由于围岩治理的手段、技术、管理不到位,巷道边掘边修、前掘后修、边采边修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矿井生产接替。“我认为,千米深井下的瓦斯治理和围岩治理是当下复杂难采煤层开采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矿井实现安全生产、高效发展、减人提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2024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现场会煤炭行业第二届矿长论坛举办间隙,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潘二煤矿矿长姜自亮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涉及复杂难采的煤矿约有1500处,合计产能约20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能的近40%,遍布所有23个产煤省区,涉及各类开采开拓方式,立井、斜井及综合开拓的井工矿占到近九成。复杂难采煤矿灾害严重,复合性强,治理难度大。从受自然灾害威胁看,共有灾害严重的正常生产煤矿约1128处(不含高温热害和自燃易自燃情形),从地质构造和赋存条件看,各种地质构造应有尽有。“随着复杂难采日趋常态化,新的重大科技问题急需研究攻关转化。”孙守仁建议:“国家适时出台更加普惠的政策,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提醒,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不是一般的技术问题,而是一项科学实践,必须以科学的方法面对复杂难采问题。阶段性成效:一批新技术新工艺落地生根近几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勘查与地质保障不断增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推进。同时,为响应“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我国深部资源开发建设成绩喜人,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装备有效解决了复杂条件下煤矿施工、掘进支护和开采难题。根据现阶段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复杂难采的研究成果,孙守仁认为,复杂难采煤层主要指那些赋存不稳定、构造复杂或有特殊灾害威胁,在当前开采条件下,开采困难,安全生产受限,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附加的安全技术措施方能实现开采的煤层。在深井、高瓦斯、高地压、高地温、复杂构造、复杂水文等条件下,我国煤矿深井建设、掘进、支护取得重大突破,冻结、钻井、注浆等特殊凿井设计施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冻结法凿井技术和井筒地面预注浆最大深度均达到了1000m。攻克了深厚含水砂层深长斜井“冻掘”难题和长距离斜井深埋超长、富水高压、地层多变的“盾构”难题,引入了深井全断面硬岩掘进技术装备。突破了掘支运一体化快掘技术、锚注喷协同支护技术和深部软岩工程耦合支护技术,研发了智能快掘系统,探索了软岩沿空留巷治理技术。提出了深部煤炭原位流态化开采科学构想和冲击地压巷道防冲吸能支护理论。科技在复杂难采上开花结果,科学家精神在煤海中扎根绽放,复杂难采是“试金石”、也是“大熔炉”。多年来,以张铁岗、袁亮、何满潮、康红普、顾大钊、武强、王双明、王国法、葛世荣、潘一山等为代表的科学家们脚踏实地,攻克了瓦斯治理、水害防治、顶板支护、冲击地压防治等一道道难关,攀上了110工法、保水开采、透明地质、智能化开采等一座座高山,向复杂难采的广度和深度挺进,把各种复杂条件下的采煤变成了现实。同时,灾害超前治理持续加强,灾害防治能力不断提升,河南能源、中国煤科、山东能源集团、陕煤彬长矿业等一批代表企业灾害防治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复杂难采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快实践,“看得见、摸得着、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场景成功培育:国家能源神东榆家梁矿在较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实践了“采煤工艺编辑+截割模板”远程操控模式;中国中煤大海则煤矿实现了“大埋深、大涌水、大采高、大产量”的2000万吨级矿井常态化智能开采模式;淮河能源朱集东矿在“大采深、高瓦斯、高地压、高地温”地质条件下实现了薄煤层智能化开采;川煤集团斌郎矿突破了复杂煤层最大倾角70的智能化开采极限;陕煤集团黄陵矿业攻克了0.78m以下极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装备。目前,我国复杂条件煤炭安全高效开采水平持续提升,一批新技术新工艺落地生根,一批复杂难采新技术新工艺不断迭代创新:淮北矿业完成了复杂条件下较薄煤层综采、“三软”特厚综放、近距离煤层联合综放、大倾角仰俯采等项目研发应用。冀中能源东庞矿克服多断层、厚夹矸、大倾角等困难,在强化现场管理的基础上,成功掌握了从薄到厚再到特厚煤层的自动化开采技术。中煤平朔东露天矿采取“分层分采、倾斜划分台阶”方式对薄煤层开采。潞安化工“三下”充填开采和离层注浆技术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晋能控股和顺吕鑫煤业的薄煤层在设计时不可回收,在实际生产中对20cm以上夹层煤进行了全部回收,提高了煤炭回收率。创新实践:复杂难采技术攻关提速产学研用单位联合攻关,在复杂难采煤层开采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批体现行业价值和企业特点的先进复杂难采开采模式不断创新。中国煤科首席科学家、北京天玛智控副总经理李明忠介绍,制约复杂难采煤层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即“家底”不清晰球友会app,、“装备”不适应、“感知”不准确、“控制”不稳定。“复杂难采煤层智能开采的下一步思路,是推动煤矿孪生开采、运用煤矿综采大模型、以AI赋能复杂难采煤层智能化开采等。”在极复杂难采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创新与实践中,河南能源集团在碎软低渗突出煤层高效开采技术、冲击-火-瓦斯多灾害耦合特厚煤层高效开采技术、“三下一上”煤层高效开采技术、深井高地应力煤层高效开采技术、巨厚松散层薄基岩煤层高效开采技术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实践。据河南能源集团党委常委、常务副总经理宋录生介绍,为解决14.3亿吨巨量压覆煤炭开采问题,河南能源开展了地面覆岩离层注浆减沉开采试验。目前,该技术已在新义煤矿、义安煤矿、古汉山矿等矿井推广,累计解放赋煤量420万吨,目前正在研究充填开采实验方案。此外,在深井高地应力煤层高效开采技术上,目前河南能源集团已全面推广切顶卸压无煤柱成巷技术,每年留巷超过1万米。不同赋存条件下,复杂难采煤层综采开采难点也不相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的乌达矿区,地形以剥蚀构造的低山丘陵为主,矿区内无常年河流。矿区内,现有2座井工煤矿及1个采空区综合治理项目。“我们将总结乌达煤田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经验,研究探索桌子山煤田卡布其矿区9号、10号煤层合并可能性,从根本上解决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掘进支护困难、动压相互干扰影响等难题。”国家能源局集团乌海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司建军说。山东地区复杂难采特点鲜明。据山东能源集团鲁西矿业公司总经理助理商登涛介绍,鲁西矿业权属煤矿“三下”(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水体下)压覆有效可采储量2.96亿吨,占比达60%。随着资源的枯竭,“三下”压煤开采问题成为矿井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技术课题。商登涛表示,在“三下”开采及灾害防治管控模式智能化建设上,鲁西矿业探索出了一系列工作经验。在川煤集团,煤与瓦斯突出和高瓦斯矿井占比90%,水文地质类型复杂与极复杂矿井占比40%,倾斜和急倾斜煤层占比73.3%,极薄煤层和薄煤层占比45.4%。“在智能化建设上,川煤集团研发了直驱滚筒采煤机、机头机尾大卧底量和大托底自动辅助推移技术,提出了急倾斜工作面飞矸分区、分阶段控制方法,发明了全过程智能防控技术,消除了急倾斜工作面智能化开采安全风险。”川煤集团科创中心主任、华荣能源总工程师唐峰介绍。地处四川省达州市高新区境内的斌郎煤矿,以薄煤层居多,在西南地区复杂地质条件矿井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四川川煤华荣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斌郎煤矿矿长李浩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四川煤炭开采的难,用“悬崖上采仙草”作比喻一点不为过。多年来,斌郎煤矿开采的工作面倾角基本都在45度以上,近两年有些工作面倾角更是达到70度,达到了急倾斜采煤的极限。“2021年,我们在综采设备优化升级、对急倾斜工作面适用功能不断增强以及调采技术日渐成熟的基础上,创新试用俯伪斜开采工艺,彻底解决了急倾斜工作面支架下滑、飞矸伤人及严重损坏设施、设备等具体问题。”李浩说。(中国工业报记者余娜)

  钛被誉为“未来世纪的金属”。近年来,中国钛工业呈现出稳步增长并持续优化的态势,各类主要产品产量与需求量连创新高。10月16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独联体国际钛协会等单位指导,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和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中国独联体钛工业发展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与会嘉宾一致表示,钛在多个各行各业应用广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钛在城市管网、医疗装备、食品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还将不断拓展和深化。我国作为全球重要的钛生产国和消费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钛产量和需求量连创新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钛工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科技创新推动钛工业应用领域拓宽钛产业是推动尖端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原材料产业,在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经济及科技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钛工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钛工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推动了钛在传统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拓展应用,并深耕个性化、大众化、多样化应用场景,钛制日常消费品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段德炳在会上表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有色院院长张平祥表示,钛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独特优势,在航空、航天、舰船、核工业、医疗、环保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钛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3年,中国钛矿产量达到324.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7%;海绵钛产量达到21.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3%;钛材产量15.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64%;钛材消费量14.8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9%。钛作为战略性稀有金属,以其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钛及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钛合金因其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强,被用于飞机的大梁隔框等结构框架件,及锻造钛风扇、压气机盘和叶片、发动机罩、排气装置等部件的制造,不仅可以延长飞机使用寿命,还可以减轻自身重量,同时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降低能耗;在航天工业中,钛合金也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压力容器、燃料贮箱、紧固件、仪器绑带、构架和火箭壳体等。在舰船制造与海洋工程领域,钛的应用同样广泛。钛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高强度和低密度等特点,是制造舰船和海洋工程设备的理想材料,被用于制造核潜艇、深潜器、原子能破冰船等各类舰艇,以及螺旋桨推进器、鞭状天线、海水管路等舰船设备。在海洋工程中,钛还应用于海水淡化、海洋石油钻探、海洋热能转换电站等领域。同时,在化工与石化工业领域,由于钛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钛成为制造各种化工设备的首选材料。在汽车制造中,钛被用于制造连杆、曲轴、挡圈、气门等零部件,可以减轻汽车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在摩托车制造中,钛可以提高摩托车的性能和耐用性。钛还被用于制造铁路车辆等交通工具的零部件。此外,在医疗领域,钛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建筑领域,钛的应用发展速度加快。在生活用品领域,钛还被用于制造厨具、杯壶、小家电、眼镜架、手表、电脑、照相机外壳等生活用品,高尔夫球杆、羽毛球拍、网球拍等运动器械。在能源领域,钛合金能广泛应用于氢燃料电池中钛双极板、水电解制氢的电解槽等;在地热能源开发中,钛被用于制造冷凝器、汽轮机、泵等设备,可以提高采热实收率并延长地热井的寿命;在热能和核能发电装置中,钛制成的冷凝器和热交换器使用寿命长达40年之久。对于未来中国钛材需求的预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仲生表示,化工仍是用钛最多的领域,航空领域将是最有潜力的增长点。此外,海洋用钛潜力巨大,但需要大力推广。值得关注的是,冶金、电力行业用钛量将增长缓慢,3C、日用品、空调领域或成新增长点。多方协同解决行业面临问题在肯定我国钛工业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钛工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产量和消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但仍然面临着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低端产品过剩、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等挑战。“当前,我国钛工业面临资源自给率依然偏低,冶炼端产能增长依然明显高于加工端,钛材加工端扩张周期与行业周期不同步等问题。”安仲生分析称。安仲生进一步表示,近几年我国所需钛矿的35-40%来源于进口,虽然国内加大了对钛矿的开发力度,但仍然摆脱不了钛矿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冶炼端产能增长依然明显高于加工端,新建EB炉、VAR炉均较多,导致钛锭冶炼能力超过下游需求,部分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此外,钛材加工端扩张周期与行业周期不同步需求端增速明显低于供给端。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产能过度超前建设,企业或将面临较长时间的发展期。记者梳理发现,从全球范围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具体表现在原料价格虽然稍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国内下游冶炼加工企业面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售价不断下行的巨大压力。从国内看,2023年,在冶炼端,高钛渣、海绵钛企业的经营情况明显转差。高钛渣企业几乎全年处于保本经营状态,部分企业因产品售价过低被迫停产。随着下游用户自建高钛渣产线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传统高钛渣企业的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海绵钛行业产能相对过剩的问题在2023年2季度开始显现,产品价格大幅下滑,部分企业出现产品价格倒挂现象而被迫减产停产。受国内产品价格下滑影响,出口订单价格与国外企业售价也存在一定差距,2023年年末价差扩大到1万元/t以上。对此,安仲生曾表示,要继续加大资源保障工作的关注度。“虽然我国钛矿产量逐年增长,部分企业在沸腾氯化法生产海绵钛、钛白粉的技术工艺上取得初果,但基础研究及过程控制能力不足,生产、检测装备水平有待提升,高端应用的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依然需要长期持续投入才能逐步解决。”安仲生说。在安仲生看来,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三方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未来我国产学研三方的合作更加紧密,尽快完成先进技术成果的技术转化,进而实现产品品质的快速提升。此外,他还表示,要加快冶炼产品国内外标准对接,促进相关产品出口。随着国内冶炼加工能力的扩大,海绵钛、钛锭产品的出口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压力。但在出口过程中,部分产品面临国内外质量体系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建议国内有能力的企业关注国外市场变化,加强与国外客户的沟通对接,有针对性的生产符合国外需求的产品,扩大出口规模。对此,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何书林介绍,近几年,宝钛集团主导制定的《钛及钛合金命名系统》等4项国际标准先后发布实施,填补国际空白;研制的多项钛材专用熔炼、生产装备,有效提升了钛产业发展水平。同时,持续创新技术、引领需求,开拓了新能源、3C电子等众多新领域市场,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对于目前我国海绵钛行业迅速增产,竞争态势加剧,加之市场客户对海绵钛“质”与“价”的要求,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姜建伟表示,这将倒逼上游海绵钛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一是现有克劳尔法生产技术提升及装备升级;二是研究新的冶炼技术与方法,实现短流程、低成本、高效率,从而实现海绵钛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交流合作助力产业蓬勃发展中国与独联体双方钛协会一直秉承服务企业、促进行业发展的宗旨,积极发挥服务、协调引领作用,搭建多种交流平台,聚焦科技创新及应用领域拓展,关键技术和装备不断取得突破,钛产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据了解,独联体国家拥有丰富的钛矿资源,拥有完整的钛材加工产业链,在全球海绵钛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钛材加工制造工艺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独联体钛协会会长AndreyAlexandrov在会上表示,在独联体国家,钛被评估为一种有前途的结构材料,可确保各行业的科技进步,独联体国家钛工业发展,资源优势突出,产业链完整,研发水平与产业化技术基础扎实,钛材高端制造与高端供应享誉全球,因此,他强调,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全球钛产业发展做出贡献。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孟浩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中国钛工业发展迅猛,陕西省的钛产业发展在研发以及产业规模均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在高端应用领域具有绝对优势,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陕西更是把培育千亿级钛及钛合金产业创新集群作为推动陕西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孟浩介绍,西安市钛及钛合金产业链企业在技术、装备、人才上也具有领先优势,目前已形成以西部超导、西部材料为行业龙头的钛及钛合金产业中游企业群,以西航公司、中航西飞等为龙头的产业下游企业群,也聚集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一批钛产业研究和教学的高校集群,产业链条完整高效,产业发展健康有序。作为中国钛工业的摇篮,宝鸡市形成了以宝钛集团为龙头,以拓普达钛业、永盛泰钛业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为骨干,以600多户相关企业为配套,以国家钛材检测中心、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宝钛新材料研究院、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等平台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支撑,集钛熔炼、加工、制造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陕西省宝鸡市委常委、副市长高宏线万吨,全产业链实现产值640亿元,钛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钛及钛合金产业2019年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2022年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记者从会上获悉,中国与独联体国家海绵钛、钛材产量合计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双方的深度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在全球钛工业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还将推动全球钛工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中国与独联体钛企业的合作有利于双方企业的互利共赢,为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全球钛工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安仲生表示,钛民用产品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新动力,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中独间合作空间广阔,例如在民航客机等领域,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力争打破现有垄断格局。段德炳建议从三方面加强合作:一是加强人文沟通,促进优势互补。二是强化共商共建共享,促进模式创新,推动钛产业合作提质升级。三是深化社会组织合作,发挥协会商会作用,搭建高水平互动平台。(中国工业报记者曹雅丽)

  博雷顿135吨矿卡发布以来,吸引了很多客户关注。它的最明显特征就是,既能加油,也能充电。增程式矿卡并不罕见,但博雷顿的设计理念却有些不同。博雷顿BRT135EZ配备了724kWh大能量电池组,并支持4枪1000A超快充技术。有人会有疑问,既然已经有了增程器,可以源源不断发电,为何还需要配备这么大的电池组?更大的电池组意味着更高的成本,这么做值吗?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博雷顿的开发理念,今天我们聊一聊BRT135EZ背后的故事。成本逻辑:电优于油商用车辆的运行特点决定了其对运营成本的高度敏感性。在这一点上,电动车辆的优势已经被另一个市场证明。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纯电动网约车的市场占比高达84.9%,而增程式网约车仅占0.1%。电力的成本优势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使用成本,广大司机用脚投票,在注重运营成本的商用场景下,绝大多数选择了充电,而不是用油发电。这种商用车辆的逻辑在矿山运输场景中同样适用,依靠电网充电一定比用柴油发电更有价格优势,因此在注重成本的矿山场景,电动车辆降本效果会更明显,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电动车辆都是取代柴油车辆的理想选择。连续运营个别特殊工况,由于运距或排班需要等原因,对于连续运营的要求会更久一些,因此博雷顿在724kWh超大电量电动车型方案基础上,开发了增程式车型BRT135EZ。BRT135EZ拥有724kWh长寿命电池,并支持1000A电流快充技术,配合800kW充电桩可以在1h内完成补电,快速投入运营。此外,BRT135EZ还搭载了一台150kW柴油增程器,每小时可以发电150kWh电量,其500L油箱携带柴油可满足约2000kWh电发电需求,按照重载上坡工况平均电耗15kWh/km计算,满油满电状态可以供车辆行驶约180km,满足大多数用户昼夜两班连续运营需求。充电为主,增程为辅虽然车辆可以实现通过加油的方式补能,但实际统计数据来看,客户用油发电的机会很少,几乎都是以充电为主,午休、换班时间都会充分利用,享受低价电力降低生产成本。此前我们报道过一台车2024年9月份的统计数据,车辆总耗电28624kWh,其中只有2344kWh来自增程器,占比不到10%。如今,我们又统计了这辆车在2024年11月前两周的统计数据,总电耗23198kWh,其中增程器发电1868kWh,占比8.1%。这说明,客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通过充电桩充电,仅有少数时间通过柴油增程器发电。省钱才是硬道理客户的选择自有道理,1L柴油能发约4kWh电量,按照7元/L计,加之增程器工作产生的保养成本,每度电的成本接近2元。而如果使用通过电网取电的充电桩,大多数场景每度电的成本都可以控制在1元左右,有些地区谷电时段则不到0.5元,综合成本比柴油发电低很多。矿山作业环境下的设备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行,柴油发电的能源成本的差异会被显著放大。博雷顿在开发车型前期经过了详细的调研和计算,产品投放市场后的客户实际生产积累的数据恰恰印证了博雷顿设计理念是合理的,能够让客户在充分享受充电带来的降本优势同时,又可以在部分特殊工况下连续运营,在生产效率和降本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博雷顿没有采用小电池+增程器的方案,因为这种方案电池储电能力有限,运营所需能量来源主要依靠柴油增程器发电,虽然相对于传统柴油车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但本质上还是以柴油为主,成本更高,无法充分享受电动化带来的降本优势。总体来说,对于矿卡而言,纯电是优先选择,如果确实运距、坡度等情况特殊,对于续航有额外要求,那么大电池+小增程器将是一种既能保证效率又能满足降本需求的次选。增程器可以配,但不要成为能量来源主力。多用电网电力或者风光清洁电力,少用柴油发电,既降本又环保,何乐而不为呢?

  战鼓催奋进,攻坚正当时。四季度是公司定全年、保全局的收官阶段,是明年起好步、开好头,攀新高的关键节点。山重建机全体员工秉持“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一定成”的信念,全力冲刺四季度。协同作战,稳固扩大市场份额。四季度,挖掘机销售火爆,订单不断。面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研发工程师们与销售人员并肩作战,在聊城地区6台50T挖掘机订单招标过程中,凭借专业素养赢得了客户信任,为销售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不仅如此,研发人员不断挑战技术极限,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成功推出了SE2000LCW挖掘机和SE1000EV纯电矿用挖掘机,为拓展矿山市场、提升矿用挖掘机销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公司赢得宝贵的市场份额。勇担重任,冲刺生产任务高峰。为保证产品交付,一线员工面对繁重的生产任务,实字打头、干字当先。金结车间未雨绸缪,安排轮岗、开设夜班,满足装配需求;装配车间优化产线、规范流程,解决现场生产瓶颈;物流科高效调度,各环节丝丝入扣,货物接收、分拣、存储、配送一气呵成,保障生产高效运行。同时还积极开展生产效率提升、材料利用率提升等一系列现场改善活动,最大程度地调动起一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精准施策,赢得市场广泛青睐。面对四季度销售任务,营销人员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精准掌握客户心理,向客户推荐矿山一体化施工解决方案、以租代售模式、驻矿服务等创新政策,为公司赢得大量订单。新疆销售大区销售人员紧扣国家政策,利用当地矿产资源优势开展业务,SE680、SE950、SE980、SE1250、SE1500等矿挖产品已实现销售或进入整机验证阶段。与此同时,售后服务人员秉持“一路厚道”的服务理念,在提升服务时效、增强客户满意度、强化服务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拓展驻矿直服、细化配件前置、完善技能培训等措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筑牢公司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在奋战四季度最后的攻坚阶段,山重建机全体员工点燃永不懈怠的奋斗之情,唤醒永立潮头的进取之心,激发永争第一的攀高之志,为2024年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为2025年蓬勃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随着哈尔滨的爆火,东北地区再次“出圈”。作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在黑龙江宝清露天煤矿内,矿区通过绿色运营成功让黑土地上绽放出了绿色之花,其中的秘诀之一就是采用了宇通新能源矿卡。面对东北地区严寒的气候,宇通矿卡YTK136E用实际行动战胜了低温挑战,给矿区运营带来的不仅是简单的降本增效,还有可持续的、绿色的发展前景。朝阳露天煤矿目前已探明褐煤储量8亿多吨,规划开采面积76.8平方公里。按照设计产能每年开采1100万吨计算,可以开采80年,这是一场漫长的开采过程。在国家双碳政策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选择绿色、高效、可靠的运输设备至关重要。经多方比较,黑龙江国能宝清朝阳露天煤矿在2024年先后两次采购宇通矿卡。今年8月份,一批宇通百吨级宇通矿卡YTK136E交付,并在黑龙江国能宝清朝阳露天煤矿正式投运。宇通矿卡YTK136E采用新能源睿控技术,车辆在煤炭重载上坡工况下可实现行驶不换挡独立双充技术行业领先的四枪液冷快充技术,使得补电更快速、更便捷,大大提升了运营效率。黑龙江宝清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0C,面对这样的极端环境,宇通矿卡YTK136E的三电系统依然能正常运转,车辆保持高出勤率。同时,车辆的定制化控制策略可以优化动力和能耗,使车辆处于最佳运营状态,综合工况运营成本节省70%以上,车辆出勤率超过95%,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在矿区内,宇通矿卡YTK136E一天可以跑40趟左右,除了中午吃饭的空闲时间补一会电,全天基本不用再补电,效率非常高。”矿区运营负责人对宇通矿卡YTK136E赞不绝口。宇通矿卡YTK136E还同时兼具舒适性与安全性,驾驶室设计舒适,自动挡变速箱可以减少频繁换挡,减震弹簧座椅以及丰富的功能配置可以很好地提高驾驶舒适性,同时车辆的制动系统安全系数也很高。“宇通纯电矿卡开起来动力非常强劲,我们司机坐在上面也很舒适,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车辆也很稳定,没有什么故障,我们司机非常喜欢开这种车。”矿区的司机说道。在东北地区,宇通矿卡YTK136E正用车轮丈量着矿区发展,见证东北矿区的波澜壮阔。宇通新能源矿卡通过科技引领发展,不断打造高效、安全、可靠的矿用设备,凭借优秀的新能源“三电”技术和造车技术,成为众多优质矿山企业选择的新能源矿卡。山河万里谱新篇,乘风而起谋发展。在未来,宇通矿卡将始终坚持用过硬技术化解诸多挑战。以科技赋能,持续深耕东北地区,为东北地区矿区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共建绿色矿山,共享绿色未来。

  12月22号,越南首批5台三一混动宽体车完美交付成功机械设备公司,标志着三一混动宽体车在越南市场赢得客户高度认可,迈出关键一步。成功机械设备公司是越南最大的矿山承包商之一,在行业经营长达18年,业务范围覆盖越南和老挝,拥有超过200台的矿车,在深入了解三一设备之后,便对三一设备非常有信心,即使价格更高,也坚定地选择了三一设备。此次批量交付的SKT130S是三一多年专注于研发混动产品的优秀成果,动力系统采用的是混联技术,配置大功率发动机加双电机,维保成本低,动力强劲运载效率高,且可以在下坡制动的过程中回收能量,节油率达到20%左右。底盘为整体式车架加全油气悬架,技术成熟,性能稳定且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大型煤矿、石矿、金属矿等矿山场景。随着象征“合作共赢”的金钥匙交到客户手中,这批矿车正式交付,即将投入到越南矿山使用。未来,它们将用卓越的品质和出彩的表现赢得更多客户认可,为客户节约经营成本,创造更大价值,树立起行业混动矿车新典范,吸引更多客户相信三一、选择三一!

  12月24日至25日,山河智能董事长付向东相继带队拜访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煤地质集团”)、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钻采分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省煤层气钻采分公司”),工研院总经理林宏武等陪同。在陕煤地质集团,陕煤地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冬红对付向东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陕煤地质集团主要从事煤炭资源勘探、地球物理勘探、矿业及新能源开发、生态治理与开发等多个领域,累计探明的煤炭资源量高达1780多亿吨,占全国查明资源量的12%,在地质勘查、应急救援板块,特别是石油钻采、水源井、地热井、岩芯钻机设备等方面,成果显著。他希望与山河智能建立更紧密、更长久的合作关系,双方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与经验,实现互利互惠,共同推动高质量、多元化的发展。付向东也借此机会,详细介绍了山河智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历程,从最初的创业艰辛,到如今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山河智能始终坚守技术创新与品质卓越的核心理念。他相信,凭借双方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定能在未来的合作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在陕西省煤层气钻采分公司,双方主要围绕陕西省煤层气钻采分公司对第一台SWPDT125深井套管车载钻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钻机的性能、效果等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同时,双方还就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达成了一致意见。为了进一步深化合作,双方决定在2025年联合开发斜直井钻机项目上展开深度合作,共同致力于煤层气勘探与开发事业的进步,为推动能源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此次拜访不仅加深了山河智能与陕煤地质集团及陕西省煤层气钻采分公司之间的友谊,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陕煤地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冬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韩志雄,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主任陈勇刚,技术管理部主任何进军,设备管理部主任樊占龙,设备管理部工程师王振宁以及陕西省煤层气钻采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公司经理程建文,党委书记、副经理张文宁,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珩博,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刘己盛,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徐智颢,以及规划发展部副部长邓高鹏等出席交流活动。

  在筛分技术的浩瀚海洋中,选择一款效率高、精度高、省心的筛分设备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但问题来了,同样是筛分产品,摇摆筛和旋振筛,究竟该如何选呢?今天,伟德筛分科技与大家共同探讨~摇摆筛的优势1、筛分效果:摇摆运动可以帮助物料在筛面上更均匀地分布,减少堵网现象,提高筛分效率和筛分质量。2、筛分精度:摇摆筛和旋振筛在筛分精度方面都很高,但摇摆筛的筛网设计可能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料特性和筛分需求进行定制。这使得摇摆筛在筛分精度方面可能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3、对原材料的影响:旋振筛是利用振动远离来筛分物料,摇摆筛是轻微的椭圆摇摆运动,对原材料影响不大,不会影响物料,进一步提升了物料的产出率。4、筛分范围:摇摆筛适用于更广泛的物料类型和筛分要求。无论是粉末还是颗粒,摇摆筛都能展现出出色的筛分效果。5、维护和保养:摇摆筛的结构设计可能更加简单,易于维护和保养。摇摆筛的筛网使用寿命长,可以降低设备维护成本。6、适应性:摇摆筛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灵活调整筛分参数,实现个性化筛分。这使得摇摆筛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和特殊的筛分要求,满足不同行业和客户的需求。实际应用案例:1、化工行业: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摇摆筛被广泛应用于筛选各种化工原料、催化剂、添加剂等。其强大的筛分能力确保了原料的纯净度和粒度均匀性,为生产高质量的化工产品提供了有力保障。2、食品行业:在食品加工中,摇摆筛用于筛选各种粉末和颗粒状食品,如面粉、糖、盐、味精、淀粉等。其筛分精度。球友会app,球友会app,球友会app,

搜索